煤海深处有新机——第十届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研讨会观察
日前,第十届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国内煤化工产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黑龙江等地的百余家企业代表相聚在乌鲁木齐,针对煤化工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政策、市场及技术的深入探讨。新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势头正劲,又有哪些发展变化、成果和难点值得关注呢?
参会企业代表在会议现场作分享交流。会议主办方供图
参会企业逐年增多 产业关注度持续提升
“公司连续三年参加了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研讨会,最深的感受是新疆优势资源带来的投资引力,行业优质企业的投资热情逐年增高。”近日,谈及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第十届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研讨会,新疆沃疆产业创新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金萍告诉记者,与会专家针对产业发展痛点的透彻分析对新疆现代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让我们深有同感。此次大会为大家创造了专业交流平台和合作机会,也为我们煤化工产创平台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极膜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XPURE EDI产品经理赵凯在介绍公司展品中谈到,极膜科技是致力于净水、中水、污水、特种分离、零排放、市政领域水环境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产品开发,应用及销售的环境科技公司。在新疆的哈密、库尔勒、和田等地都有合作项目。第一次参加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煤化工行业国际研讨会,很显然,新疆煤炭和光热资源丰富,发展态势深深吸引着业内企业前来投资兴业,而且新疆客户的经营理念以及对产品服务的认识与时俱进,公司对新疆市场很有信心。
会议现场,参会人员认真聆听业内专家的分析。会议主办方供图
据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煤化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强介绍,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研讨会秉承专业性、权威性、国际性和高水准特色,自2023年在乌鲁木齐举办以来,来自煤化工产业链的800余位知名权威专家、企业高层领导及嘉宾代表现场交流,100余家投产、在建或新建的煤化工项目业主单位及集团公司参会,显示出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产业关注度持续提升,新疆的热度也明显升高。
省外企业纷纷落子新疆 拓展发展空间
“公司在乌鲁木齐设立了办事处,招录了多名本地的工作人员,业务覆盖了乌鲁木齐、昌吉、奎屯、石河子等地,业务进展情况较好。”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系统基础设施BU总经理王晗介绍说,第一次参加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研讨会,与多家公司建立了联系,借此会议交流的机会,为今后的业务拓展、商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会企业代表向同行推荐公司产品。会议主办方供图
来自浙江的有氟密管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管阀、衬氟管阀、防腐设备等,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公司营销部经理施赛阳不仅在参会中与同行深入交流,寻求合作商机,还对新疆的营商环境、美食、美景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说,公司目前正在筹建位于乌鲁木齐的办公地点,也期待经由新疆把业务拓展到中亚地区。
据了解,近年来,煤化工领域多家国内外生产经营者布局新疆市场。如恒逸能源科技(吐鲁番)有限公司投资257亿元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桐昆集团等纺织巨头也围绕煤矿项目在新疆展开建设,此外还有山能化工等企业在新疆布局相关产业,借助当地资源和政策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其产品逐渐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满足出口市场的碳足迹要求,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未来可期
近日,新疆两个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批,标志着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向低碳化、清洁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当下新疆正在加快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集群。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低碳将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参会企业代表向与会人员介绍公司产品。会议主办方供图
与会专家认为,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大,新疆部分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可能制约产业发展。此外,生产过程中若环保措施不到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建议新疆煤化工领域生产企业根据不同煤层质量和地理位置,合理规划煤炭开采区域,确保优质煤炭优先用于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低级煤炭用于发电等基础能源领域。加大对煤制天然气、清洁煤燃化技术、煤基化学品等新兴技术的研发投入,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新疆丰富的太阳能等资源,发展新能源与煤化工耦合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沃森测控技术(河北)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周春生、上海博格工业用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占思伟等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国内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新疆煤化工产业前景广阔,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企业需转变发展思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节能就是最好的节碳和降碳。” 江苏圣泰能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兵认为,伴随国家推行“双碳”战略,煤炭分质升级综合利用的技术、市场成长性也越来越高,也更加需要行业上下游的共同赋能。圣泰公司作为一家管道节能系统技术服务商,希望通过持续提升管道能源输送的能耗水平,跟随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脚步共同成长,成为产业的建设者和分享者。
编辑: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