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百态

第七届“艾雅康世界爱鸟节”在成都锦城学院盛大举行 共筑生态保护新篇

2025-06-19 19:20:47 来源:中国晨报(香港新闻中心) 作者:程晓兰

  中国晨报6月19日讯(本报记者 程晓兰 发自香港)六月的成都锦城,繁花似锦,鸟语啁啾。6月17日,第七届“艾雅康世界爱鸟节”在成都锦城学院隆重召开,众多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守护蓝天精灵,畅享生态之美,携手构建生命共同体。

  本届爱鸟节以“万物共生,美美与共”为主题,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鸟类多样性保护专业委员会和成都锦城学院主办,四川通达企业集团、宝丰大博汝窑瓷画文化创意公司协办。来自多个国家的前领导人,以及国内有关方面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与锦城学院1000多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热情投身其中,共同探讨鸟类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活动在锦城大礼堂内举行,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艾雅康先生,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先生,泰国亲王旺猜先生,国务院参事谢伯阳先生,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何丕洁先生,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邹广严教授,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罗布江村先生,通达集团董事长蒋理平先生等共同为活动启幕,现场掌声如雷。

  鸟类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物种,其生存状况直接体现生物多样性水平。据《世界鸟类状况》报告,全球近一半的鸟类物种种群呈减少趋势。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法规制定、栖息地保护、科技创新和公众参与等多举措,在鸟类保护上成绩斐然。鸟类保护区不断设立,“国家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稳步推进,东方白鹳、朱鹮等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已实现连续5年增长。此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鸟专委还将启动“鸟王护鸟驿站”项目,计划在2025 - 2030年间与多地合作,维护候鸟迁徙廊道,为生态治理开创全新范式。

  活动现场展示了艾雅康先生拍摄的100余幅野生鸟类摄影作品。自2014年起,艾雅康便投身鸟类野外拍摄,组建团队在全球追鸟、拍鸟。他的足迹遍布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已完成4000多种野生鸟类的拍摄与信息收集,是全球拍摄野生鸟类种类最多的个人。2019年6月,他与九个国家的前领导人共同倡议设立了首个由中国人发起并命名的“6·17艾雅康世界爱鸟节”。如今,该节日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述中国生态故事和成就的重要平台。

  活动期间,伊夫·莱特姆先生高度赞扬艾雅康先生以镜头推动全球生态共识的成果,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需国际合作共筑保护屏障。旺猜先生分享了泰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东南亚生态系统的独特价值,盛赞“爱鸟节”对跨国生态协作的重要意义。谢伯阳先生认为,本届爱鸟节走进成都锦城学院意义非凡,能让爱鸟护鸟理念在学生心中扎根,使他们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国家的中坚力量。何丕洁先生对活动走进高校的创新价值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生态教育的种子工程”,尤其肯定了锦城学院将爱鸟护鸟理念融入劳动教育的特色实践。罗布江村先生指出,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强调保护鸟类就是守护人类未来的生存根基。

  艾雅康先生表示,大学在生态保护事业中责任重大,锦城学院办学水平优秀,校园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是传播鸟文化、让学生认识鸟类重要性的理想之地。锦城学院一直注重将“做人第一,能力至上”的育人理念融入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怀,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校长王亚利称,学校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保护者,始终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今年恰逢学校建校二十周年,“爱鸟节”的举办将助力学校教育实践创新和卓越大学建设,为培养具有生态情怀与社会担当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为生态保护事业贡献教育力量。学生代表王亦安表示,要以艾雅康教授为榜样,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此外,由著名传记作家李民牛创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行则将至—艾雅康传》在本次“爱鸟节”上首次亮相。该书详细记述了艾雅康从彝族少年成长为成功企业家、生态文明践行者和著名公益人士的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的文明进步,彰显了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会后,艾雅康先生举行了新书发布签售活动。

  本届爱鸟节的成功举办,为全球鸟类保护事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将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爱鸟、护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中。

编辑:周浩宇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