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英人物

永州八旬 “志愿先锋” 郑赞朴:用奉献书写别样 “退休答卷”

2025-07-18 19:17:30 来源:中国晨报新闻中心 作者:崔晓云 程晓兰 印睿

  中国晨报香港7月18日讯(崔晓云 记者 程晓兰 印睿)在永州市有个叫郑赞朴的89岁老人,他不仅是人民网、红网资深网友,健康科普微信群群主,而且擅于运用AI写作,当今许多年轻人会做的他都能做。

  1997年,郑赞朴从永州日报社编委岗位退休。他本可以与在广州、南京和长沙的儿孙辈安度晚年,却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再就业”。

  搭建跨省市医疗公益救助“桥”。2014年的12月11日,77岁的郑赞朴从新华社的消息中了解到,重庆市李市镇农民工陈某10岁的孩子,身上长100多个瘤子,多家医院治疗未好,全家背债几十万元。他立刻与北京瑶医医院院长取得联系,争取到让孩子免费住院治疗。一个月后,郑赞朴专程赴北京看望小孩。2019年3月21日,小孩母亲在微信里欣喜地告诉郑老:“儿子现在读中学了,一切都好。谢谢您这个大恩人,大好人!”类似例子有8个,在他的努力下,省市13个危急病人受到医疗公益救助。

  脱贫攻坚中竭力奉献。2018年11月30日,郑赞朴得知湖广界村的贫困户有4200多斤野生茶油滞销,当晚在微信朋友圈发卖油“广告”,向省、市媒体发求助消息,5次专程去该村研究销售办法。他还发动全家三代人和邀请云南、江苏等省朋友一道推介产品,并为产品质量和付款担保。一位客户买了469斤茶油,支付了2万元,尚欠7450元。郑赞朴虽与买方不相识,仍愿意当“保人”,使买卖成交。因而该村茶油不仅全部卖出,而且价格比往年高。

  针对因病致贫的比例在43%以上,郑赞朴将编著《实用自我防癌指南》的全部稿费用来购书,将它们赠给村民。他不顾严寒酷暑,深入到20多个偏远乡村宣讲卫生知识。他向时任省委书记和省长写相关建议信,获得称赞。他就此事的前因后果撰写《83岁的“三个没想到”》,此文在人民网上刊发。

  新冠肆虐时用笔战斗。他编写了30余篇抗疫新闻。针对美国攻击武汉封城的恶意言论,郑赞朴以《武汉封城是合法和科学的防控措施》为题写批驳文章,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他还写了《江永村村有卫生室》等40多篇新闻稿,在中央、省市33家媒体和政府官网刊发。

  冒险调查解民忧。郑赞朴在网上看到源口瑶族乡清溪村2000多人缺饮用水的帖文,当天上午即赶赴该村,连续调研10个小时。他从调查点回村时,途经一山路,因双脚无力,随时有从20多米高的水库护坡掉下的生命危险。靠村民一先一后拉着他的左右手,他才一步一步“移”下山。当晚他接着赶写调查报告,报给县委,三天后县有关单位即开始落实了相关措施。

  助力发展瑶医。郑赞朴在湖南、北京等6个省市调查研究,宣传瑶医治疗重大疾病的效果;他4次在全国瑶医药学术交流会上宣讲《浅议充分发挥瑶医药在癌症治疗上的作用》等论文;深入乡村采访名老瑶医,并向他们取经;倡议成立瑶医药学会,在卫生志上增设瑶医内容,填补了县志有关瑶医的空白。

  近些年,郑赞朴越来越“红”了。他先后获评“湖南好人”、“湖南省最美志愿者”、湖南唯一全国首批“中国老年健康达人” 、湖南计生协最美协会人,荣登全国计生协最喜爱的志愿者榜首,84 岁时打破年龄上限,当选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常务理事,88岁成为湖南省新媒体协会会员……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拥有一颗投身公益事业、终身为人民服务的炽热的心!

编辑:周浩宇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