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赋能 协同创新—昌吉市中小幼科技创新工作室组建专业团队启航新征程
4月25日,昌吉市教育局召开昌吉市中小幼科技创新工作室第一次工作例会共,同筹划昌吉市第二届科技节,来自昌吉市16位中小学科创骨干教师参会。
会议由昌吉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中小幼科技创新工作室综合组负责人刘杰老师主持。他介绍了工作室组织构成及核心领衔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姚永强,希望工作室各成员凭借深厚的科研功底与行业视野,统筹工作室整体发展方向,从审定年度工作计划、指导科研教学大纲,到协调跨领域合作,全方位把控工作室运行质量。昌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市科协副主席肖家宝,昌吉市教育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市科协副主席郝志萍,中关委教育中心关心生命健康组委会副主任陈春蓉组成总协调团队,分别在科技资源对接、学校教育统筹、国家级政策引入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工作室搭建起政、校、研协同的资源网络。
综合组下设宣传、会务、资料等六大职能小组,分工精细、各司其职。宣传组将通过多元渠道推广工作室成果,提升社会影响力;课题组聚焦科研课题全流程管理,推动成果转化;教研组致力于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跨学科融合。各小组紧密配合,保障工作室日常运营与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学科组围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四大领域,细分 16 个专业方向。航空航天组规划科技模型竞赛、天文观测活动;人工智能组开发编程课程、组织机器人竞赛;自然科学组开展趣味实验与科考活动;生命科学组推进古生物科普与动植物保护实践。各学科组立足前沿科技,结合中小幼学生认知特点,设计系列创新教育活动。
此外,工作室还组建了由中科院、中国气象局、高校等科研院所 10多位权威专家构成的专家组,涵盖微生物、人工智能、古生物等多个学科。专家们将为工作室提供学术指导、技术支持与专业咨询,助力提升科技创新教育的专业性与科学性。这标志着昌吉市中小幼科技创新工作室完成团队组建与职责划分,汇聚科研院所专家、政府部门负责人、教育领域骨干,构建起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专业架构,为推动区域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按下 “加速键”。
昌吉市中小幼科技创新工作室综合组负责人刘杰表示,未来将依托专业团队优势,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课程开发与竞赛组织,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打造区域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高地,为培育新时代科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