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饲草料真伪鉴定,全力护航饲养市场公平交易

2025-04-15 22:18:59 来源: 作者:佚名

  中国晨报(通讯员 赵霞)2025年1月14日,新疆某县人民法院针对一起饲草料买卖纠纷案件,依法委托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涉案饲草料是否为甘草秸秆(秧)进行技术鉴定。

  据悉,案件原告确某与被告高某签订饲草料买卖合同,约定购买用于牲畜饲养的甘草秸秆(秧)。原告收货后却发现饲草料色泽、质地与预期差异明显,协商无果之下,原告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为破解案件核心争议,法院依据相关规定,指定具备资质的臻冠达农业科技公司承担鉴定工作,作为农业领域权威鉴定平台,曾参与多起农产品质量纠纷鉴定,具备完善的检测设备和专业团队。

  该公司收到委托后,于2025年2月20日指派两名高级农艺师对委托事项开展鉴定。公司实验室相关人员对涉案饲草料待检样品进行了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纤维结构、光谱分析成分含量、DNA分子标记检测等手段,结合甘草秸秆(秧)特有的药用成分(如甘草酸、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最终确认送检样品与甘草秸秆(秧)在生物学特征及有效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高级农艺师赵玉江表示,根据样品检测结果,参考相关技术文献,可以认定送检的饲草料样品不是甘草秸秆(秧)或样品中甘草秸秆(秧)含量较低。

  “农业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必须依靠科学手段明确事实。”当地人民法院民庭负责人介绍,此次鉴定结果将作为案件定性的关键证据。法院后续将结合买卖合同、交易凭证及鉴定结论,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鉴定结果公布后,引发当地农业从业者广泛关注。县农业农村局表示,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饲草料市场的巡查力度,严查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部分养殖户坦言:“有了专业鉴定和司法保障,我们以后采购饲草料心里更有底了。”

  鉴定机构负责人强调,机构将持续优化检测技术,为司法审判、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鉴定服务,助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农业市场环境。

  此次鉴定工作不仅为案件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体现了司法部门与专业机构协同联动、护航“三农”发展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筑牢法治基石。

编辑: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