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司法鉴定为林木“验伤”:筑牢绿色防线

2025-04-04 02:12:03 来源:中国晨报 作者:--

  中国晨报(通讯员 赵霞)为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2024年12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天山东部分局正式委托新疆益恒司法鉴定所,对一起涉林案件中的伐桩位置(林班、小班)、涉案林木种类及立木蓄积等关键指标展开鉴定。此次鉴定将为案件侦办提供科学依据,助力精准追究违法责任,维护生态安全红线。

  据办案民警介绍,此次委托鉴定的案件涉及天山东部林管理局国有林区被非法采伐行为。现场发现多处被砍伐林木遗留的伐桩,为还原真相,森林公安根据《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十条之规定,聘请新疆益恒司法鉴定所(以下简称“益恒所”)对涉案伐桩的位置(林班、小班),涉案林木的种类及立木蓄积进行鉴定。

  2024年12月10日,益恒所派出两名司法鉴定人前往涉案地展开踏查。鉴定组使用林区地形图及GPS定位技术,精准标注伐桩所在的林班、小班位置,明确非法采伐活动对特定生态区域的侵害范围;

  采集伐桩年轮、树皮及残留枝叶样本,通过显微结构分析与比对,确定被伐林木种类。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林业科技工作常用数表》中“针叶树种根径立木材积表”计算得出最终鉴定结论。鉴定人赵桂荣告诉记者:“涉案伐桩的位置位于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某县分局辖内国有林区,涉案林木的种类为天山雪岭云杉,立木蓄积总计4.0242立方米。”

  “林木资源鉴定是涉林案件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链。”当地分局负责人表示,“通过科学手段确定被伐林木的生态价值,不仅能严惩违法犯罪,也为后续生态修复赔偿提供依据。”

  据了解,新疆天山东部林区是新疆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纳入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是雪豹、北山羊等濒危物种栖息地,森林覆盖率超32%。近年来,森林公安持续强化“科技护林”力度,严查盗伐滥伐、毁林开垦等违法行为。此次鉴定工作完成后,公安机关将根据结果依法对涉嫌违法人员立案侦查,并协同林草部门启动生态修复程序,追缴生态损害赔偿金。

  专家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林木或盗伐、滥伐林木,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涉案林木立木蓄积超过刑事立案标准(如滥伐林木15立方米以上),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杨龙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