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内蒙古包头市以创新驱动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显现成效

2025-03-31 16:25:40 来源:包头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翼德 弓箭

  中国晨报内蒙古讯(记者翼德 弓箭)探索创新先试先行。在2022—2024年三年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期间,印发《包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方案》、《包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方案》,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管理政策和制度,明确重点区内在产企业源头防控制度、地下水定期调查监测制度。探索在产企业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整体工作由被动治理向主动保护转变,由重点攻坚向协同治理转变,由外部约束向内部驱动转变,重点围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六大方面任务产出成果13项。

  依法监管疏堵结合。采取依法推动、监测联动、技术帮扶“组合拳”,提升源头污染隐患防控能力;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企业内部及周边监督性监测,探索半干旱地区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调查方法,建立包头市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清单。强化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对地下水存在较大污染或风险隐患的工业企业,推动实施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要求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物分布特征,评估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

  高效完成试点建设。编制印发隐患排查常见问题解答等技术文件,形成稀土行业企业隐患排查典型案例和“随手拍”经验做法,制定了包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推动5家企业完成地下水污染渗漏排查。针对钢铁行业大型企业,采取源头管控、边生产边管控方式,逐步削减污染存量,防范污染扩散。针对包头市半干旱气候特征,筛选3个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区,完成典型区域生态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评估地表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形成半干旱地区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调查方法,为识别并建立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名单的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编辑:翼德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