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触目惊心:玉米黑粉病“吞噬”150亩农田!

2025-03-21 00:41:45 来源:中国晨报 作者:--

  中国晨报(通讯员 赵霞)近日,新疆霍城县农户韩某、郭某二人种植的150亩玉米田大面积感染玉米黑粉病,导致作物严重减产,特委托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对发病率及经济损失进行专业评估。此次鉴定旨在明确灾害影响程度,为后续保险理赔、农业补贴申请及法律维权提供科学依据。

  据韩某介绍,2024年8月以来,收割时有大量黑烟,玉米籽粒都是灰色,果穗部位异常膨大并形成黑色瘤状物的症状,经农业技术人员初步诊断,确认为玉米黑粉病(又称玉米瘤黑粉病)。该病害由真菌引起,具有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可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

  该公司收到委托后,于2024年10月21日指派高级农艺师和价格鉴证师组成评估小组进行鉴定评估。通过与韩郭二人交流获取有关耕地信息,包括案涉的位置、耕地质量、生产管理方式等,确定了基本的评估方法。分析及产量对比测算,最终形成权威报告。

  高级农艺师周化如表示,委托人种植的玉米黑粉病发病率为22.15%,产生的经济损失接近4万元。

  针对此次事件,鉴定专家指出,玉米黑粉病的暴发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及田间管理密切相关。今年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为病原菌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部分农户未及时清除病株、轮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病害扩散。专家建议,种植户应优先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巡查和早期病害识别,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并集中销毁;同时推广秸秆还田前消毒、轮作倒茬等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病害复发风险。

  本次案件引发当地种植户对农业风险防控的广泛讨论。业内人士呼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病害监测预警体系的投入,推广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并通过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种植能力,助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编辑:杨龙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