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河司法所创新开展国际劳动妇女节普法宣传活动:阿帕讲故事与冬不拉弹唱唱响法治新声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米东区柏杨河司法所创新普法形式,将法治宣传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3月5日,柏杨河司法所联合柏杨河乡梧桐窝子村开展"阿帕讲故事·冬不拉唱法典"主题普法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法治温度,为百余名妇女群众送上别具特色的"法治文化礼包"。
民族文化搭台 法治故事润心
活动伊始,在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毡房内,司法所特邀辖区哈萨克族“法治阿帕”(哈萨克语"母亲")沙合曼·哈来努汗登台,用通俗易懂的"苞谷馕"式语言,讲述《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的维权案例。以"妇女遭遇家暴如何取证""遗产继承纠纷怎样调解"等真实故事为切入点,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场景,现场群众频频点头互动,更有妇女主动分享亲身经历,并引发热烈讨论。财产继承、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冬不拉弹唱普法 法治旋律入耳
在梧桐窝子村委会,司法所干部与乡村艺人合作,将《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识编入冬不拉传统曲调。一曲《天鹅展翅法律明》以轻快的节奏唱出“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妇女权益保护”等内容,牧民妇女们跟着节拍轻声哼唱,法治宣传手册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歌声深入人心。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根据哈斯克族乡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普法新形式,将传统民俗和现代法治结合,场景化传播法律知识,用民族艺术演绎法律条纹,既发扬了民俗文化,又让普法宣传有了“烟火气””。
互动式普法显实效 服务乡村零距离
活动设置还“有事就说”互动环节,妇女群众将关心的“出嫁女儿能否继承草场”、“遭遇家庭暴力该怎么办”等问题匿名写在卡片上,由司法所干警和法律顾问现场解答,提供法律意见。与此同时,并发放汉哈双语宣传册60余份,为8名妇女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以前觉得法律条文好多都听不明白,今天听着阿帕讲的故事、冬不拉的歌声,不知不觉就记住了维权方法!”参与活动的牧民妇女巴哈尔古丽·赛力克感慨道。
此次创新普法活动通过"民族文化+法治教育"的模式,让妇女权益保护知识在欢声笑语中落地生根,为促进基层法治建设与民族团结注入新活力。
编辑: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