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大民生:居民积分制普惠民众 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中国晨报(通讯员 穆嘉伟)2025年1月20日,在沙依巴克区友好北路街道友好新村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开展一次热闹非凡的兑换活动。随手翻开一本《友好新村西社区居民家庭制积分指导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家庭积分项目、标准及兑换规则,让居民一目了然。“小积分”已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新法宝”。
爱护公共设施,发现损坏及时报修,可兑换1积分;参与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遵守活动规则和秩序,可兑换1积分;参与邻里纠纷调解,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可兑换2积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积分”,正悄然改变着友好新村西社区的治理面貌。
居住在30栋楼的大学毕业生小吉看到小区的孩子们假期作业没人辅导,他就主动向社区报了名,希望假期能帮助这些小朋友顺利完成假期作业。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在社区群里发了通知,一下子就有12个小朋友报名,社区安排周一到周五,下午16点-17点,17:30点-18:30点两个时段,帮助孩子解难题,理思路。参加学习的小朋友们也非常喜欢这个大哥哥,作业写得非常好。小吉的这次志愿服务得到60分的积分。
“积分兑换这种方式真的特别好。我经常打扫楼道卫生,居然还得到了积分。它不仅让我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还让我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辖区居民齐大爷赞叹道,自己非常乐意参与社区活动,并乐在其中。
为解锁基层治理难题,友好新村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一老一小”,从“组织起来、管理起来、服务起来”分类施策,试点探索建立居民“积分制”,通过“积分制”的实施,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社区治理也从部分居民的“独角戏”变成了全体居民的“大合唱”,商户也成为了社区治理的“朋友圈”。
“在积分制中,我们通过提供丰富的兑换选项和优质服务,让居民与我们有了更多的互动。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积分制’模式可以实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参与换奖励、以积分促治理’的良性循环,让‘小积分’激发城市治理的新效能,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性,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强化了社区‘共建一个家’的共治共享思维。”友好新村西社区党委书记侯瑞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继续用好用活“积分制”,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同时加强与商户的合作,探索更多积分兑换选项,为居民创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编辑: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