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警”急止付10万元,民警及时按下“止损键”

2025-01-10 17:30:38 来源:中国晨报 作者:刘慧娇

  中国晨报(通讯员 刘慧娇)“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的这 10 万块钱就没了!”

  2025年1月9日上午,王女士满怀感激地来到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天山区分局东门派出所,将一面绣有“排忧解难,暖心卫士”的锦旗亲手交到民警手中,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她表示,这次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电信诈骗的可怕,也真切感受到了派出所民警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2024年12月28日,东门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待群众过程中,王女士慌忙来到派出所报警称疑似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原来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警队民警”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王女士的身份信息,并严厉声称其涉嫌一起拐卖儿童的案件,需要配合调查以证清白。随后,电话被转接至“检察院”和“法院”,通过一系列话术对王女士进行恐吓和诱导,要求其缴纳10万元的保证金至指定的“安全账户”,否则将面临立即逮捕的后果。惊慌失措的王女士在诈骗分子的操控下,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进行转账10万元,转账后突然想起此前社区民警宣传的反诈知识,心中涌起一丝疑虑,于是急忙向东门派出所求助。

  东门派出所接警后第一时间联合反诈骗中心启动电信诈骗资金止付功能,民警一边快速核实涉案账户信息,一边向分局反诈骗中心报送王女士和嫌疑人的银行卡号。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民警成功对王女士准备转账的账户进行了止付,及时冻结了 10 万元资金,阻断了诈骗分子的罪恶黑手,为王女士挽回了即将遭受的巨额损失。

  这面锦旗不仅是王女士对派出所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衷心感谢,更是对全体民辅警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编辑:杨龙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