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博览

文史记 │太湖县事关中国近代历史性转折三件事

2025-04-12 16:27:32 来源:中国晨报(香港) 作者:宋海明

  安徽省太湖县地处皖西南大别山区,因其系南来北往,东进西出一些重要城市的必经之路,故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远的不说,日前,在太湖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占卓夫同志陪同下,深入太湖县晋熙镇、江塘乡、弥陀镇寻访太湖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相关史料时,经过对人物事件线索史料的查阅及深入追踪,发现在这极不平凡的三个历史性阶段时期,太湖县的人和发生的事件,竟有三件事事关中国近代历史性转折。

  徐海东突袭太湖城 得钱物救急中央红军

  1934年2月,徐海东所率红二十五军驻扎大别山区,面对蒋介石调集的16个师和4个独立旅发动的第五次“围剿”,在敌强我弱的危险情况下,在鄂豫皖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红军采取游击战术与敌巧妙周旋,同大别山民众一起奋起反抗。虽然先后取得了长岭岗、郝集战役大捷,但因长期被敌人围困封所,红军缺衣少食无药品,更缺枪支武器弹药。如此恶劣环境下,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经过研究,并汇报省委,准备灵活机动地攻打一座城市,来一场更大的胜仗,这样不仅在政治上打击敌人嚣张气焰,还能在鼓舞军队士气的同时,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当前军队粮食药品及武器装备紧缺问题。

  8月份,经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准备攻打湖北省英山县城。徐海东先派出小股部队向英山县城进行试探性攻击,另派出侦察人员对英山县城进行侦察,发现城内驻有敌四十七师1个团和从附近邻县调来的数千人的反动民团防守,县城里外碉堡坚固,防护严密,如果冒险进行强攻,会给武器装备不全的红军队伍造成重大伤亡。省委在听了徐海东的汇报建议后,决定暂时放弃攻打英山县城。徐海东在综合侦察人员传回来的情报后,发现太湖县城敌人防守薄弱,城内敌人储存的战备物资丰富,若攻下太湖县城,能及时解决部队的装备物资问题。徐海东决定改变战术,来个突袭太湖县城,为了迷惑身边纠缠的敌人,他派出小股部队不分时间段地对英山县城继续进行袭扰。

  9月3日旁晚,徐海东与政委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率领部队,从英山县杨柳湾出发,借着夜色掩护,连夜翻山越岭急行军百华里在太湖县回龙湾进行隐蔽休整,4日旁晚,继续急行百余华里,半夜时分对太湖县城进行突袭。战斗中。徐海东兵分两路,由军政委吴焕先率主力攻打北门,自己率红二二三团攻打东门。红军似天兵天将般的夜间突袭,打得城内敌军昏头昏脑慌了神,乱成一锅粥,战斗只用了不到20分钟,英勇红军攻进太湖县城中。

  此次突袭战,一举全歼了协防的潜山国民党自卫团80余人和守敌警备旅数十名官兵,俘获国民党县府官员及地方劣绅、守敌官兵800余人,战斗结束后,红二十五军打开敌军监狱,救出了被捕的革命同志和几十名被关的无辜群众。随后打开守敌战备仓库,缴获了大批棉布、药品及其它大批物资。仅缴获枪支便有1000余支,弹药数万发。同时查封了城内10余户地主劣绅大商号,将粮食、布匹、衣物、药品、食盐等物资清点没收,最关键的是红二十五军在突袭太湖县城一战中,收缴了恶霸地主劣绅们的银圆,用于保障军费开支。同时,还利用没收的布匹,换下了战士们身上破烂军装。每人还分了一把油布雨伞,战士们特别高兴,对于他们来说雨天及夜宿山林,一把雨伞就是一间遮挡雨露的房屋!

  红二十五军在太湖城内驻扎4天,召开了数千人的军民联欢会,徐海东在大会上号召军民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消灭白匪军。经此一战,红军士气大长,不断扩大根据地,成立区乡政权,打土豪劣绅,对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进行镇压,给穷苦群众分配土地,一举破灭了国民党3个月的“围剿”计划。

  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率83000余红军南下。另立“临时中央”,还自主自为地成立了“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他自封为“主席”。造成红军一、四方面军分裂,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当毛泽东从一张报纸上看到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在陕北时,他心里非常高兴,立即率领7000余中央红军北上陕北。

  毛泽东率领的7000余红军战士一路历尽艰险到达陕北时,陕北此时已经进入最寒冷的冬季,中央红军队伍缺衣少食,战士们身着破破烂烂单衣,在雪地里冻得浑身打哆嗦,致使许多体弱生病的伤员病情加重。分管后勤的同志焦急地向毛泽东汇报,迫切希望红军当前在陕北所处困境能尽快得到解决。

  毛泽东为此思前想后,他想向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的徐海东求助,但考虑到红二十五军是四方面军张国焘领导的部队,张国焘此时已另立中央,身为张国焘老部下的徐海东会服从中央的,还是听从张国焘的呢?毛泽东考虑再三,次定抱着试一试的心里,亲笔写了一张借钱的纸条,据史料记载内容如下:“海东同志:请你部借2500元给中央,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此致,敬礼!毛泽东,1935年12月。”

  当中央红军负责后勤保障的同志拿着毛泽东亲笔纸条找到徐海东时,徐海东面对纸条,陷入沉思中,就在来人误以为借钱空跑一趟时,万没想到徐海东沉重地感叹道:“真是对不起,我们考虑得太简单,也太粗心了!”他找来红二十五军后勤供给部长,了解自己部队在攻打太湖县城收缴的银元还剩余多少钱时,当得知还余有7000多块银元。他立即向红二十五军其它领导说明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天寒地冻缺衣少粮的严重情况,认为毛泽东只借2500块银元根本解决不了中央红军面临的困境。当即义无反顾做出决定:冻死饿死,也要抠出钱来,保证中央红军度过在陕北的第一个冬天!并决定留下2000块银元,将5000块银元全都送给中央红军。

  徐海东将突袭太湖县城收缴的5000块银元及时送给中央红军,使正处在饥寒交迫缺医少药的中央红军转危为安,一系列的生活困境及时得到了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5000块银元对初来陕北的中央红军成了雪中送碳,更是中央红军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注:图一为本文作者在太湖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占卓夫陪同下,参观考察1934年徐海东率部夜袭太湖县城后,红二十五军的临时指挥部旧址)

  日大将太湖人机亡 进攻国共总部计落空

  1942年夏季,侵华日军在进攻湖南江西的侵略战争中遭到中国军队顽强反击,日军接连惨败,一时间导致日军士气象泄气的皮球般消沉。为此,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召集侵华日军各路高级军官在南京开会,重点布置“五号作战计划”(注:该计划是出重兵对国民党重庆陪都及中国共产党陕北延安中央机关总部进攻的方案),此计划定于1943年春际开始。日寇密谋的此项做战计划是想彻底灭亡中国。为了确保“五号作战计划”的顺利实施,日军认为对该计划实施最大的威胁是华中地区大别山区的共产党抗日队伍及国民党桂系部队驻军,因而调集几个主力师团5万余人,决定由侵华日军11军司令官冢田攻(时任日军中将)为指挥官,兵分六路对大别山区进行扫荡。

  针对日军在南京召集各路侵华日军高级军官开会一事,尽管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对此次会议进行了严密防守,但还是被中共上海情报站南京情报组地下情报人员察觉,为了获取会议机密内容,我党地下情报人员想方设法突破了日军设置的重重防线,获得了一些重要情报线索,为了获取日军此次会议更大的机密情报,中共地下情报人员分析,必须从参会的侵华日军高级别军官手上获得,当掌握到侵华日军11军司令官冢田攻乘机从南京返回武汉的时间路线情报时,潜伏南京的中共地下党及时通过相关途径,向国民党桂系大别山驻军传递了情报,希望桂系驻军用炮火拦截打下冢田攻所乘军机。

  冢田攻会议一结束,便立即乘025号日军军机由南京向武汉飞回,准备回去快速率部队围剿扫荡大别山区。飞机在途经大别山区太湖县弥陀镇上空时,因天气阴沉出现云雾,飞机只好低空飞行,接到敌机将途经太湖航线情报的桂系驻军警戒部队最先发现了敌机,立即瞄准,用高射炮进行射击,随着几声炮响,击中敌机油箱。失控的飞机在空中颠簸着撞向弥陀镇孙家湾圆峰山尖上一棵古松树,顿时火光冲天,爆炸的飞机残骸坠入山岩里。桂系驻军立即前往查探,发现敌机上两名日军驾驶员被抛出机舱摔死,其他9名军官尸体烧成了炭灰(据相关史料显示:冢田攻太湖击毙后,被日本天黄裕仁追授陆军大将。成为了侵华日军在中国抗战史上被消灭的最高级别官员)。

  经过搜查,在坠机现场,搜获了一本《航空暗号》和“日军中支那作战计划”,及“中支那派遣军各部队主官姓名及部队驻地表”的两份文件。这些被烧得残缺不全的密件,经过破译,使中国军队及时掌握了日军即将展开的“五号作战计划”。该计划显示:日本军部决定集中兵力40万人。同时国内征兵20多万,打开陕西缺口,攻占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延安。同时重兵南下四川。打下国民党陪都重庆,致使中国大后方崩溃。全面快速侵占中国领土。里面内容还涉及到为渡中国的长江、黄河、汉水等河流,日军大规模制造浮桥及登陆艇,为对付中国西南部地区多山,日军在华北的山区开展山地战及伞兵空降训练。

  侵华日军野心勃勃酝酿多时的“五号作战计划,“随着冢田攻在太湖县被击毙,日军大本营被迫彻底放弃。太湖县这片红色热土,又一次成为了扭转抗战形势的重大转折点!

  冢田攻命丧太湖之后,恼羞成怒的侵华日军总部从第三、六十八、四十、一一六师团各部抽调兵力17000余人,分别从合肥、武汉、安庆三个方向兵分5路,对大别山区太湖县采取了疯狂报复性的扫荡,日军所到之处实行最残暴的烧杀抢掠奸式无恶不作的三光政策。太湖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侵华日军制造的十里无人烟,十室九空的仇恨史。至今,太湖县文物管理局还保存着打下冢田攻所乘军机标牌,该标牌上文字为“立川飞行机株式会社……”这块标牌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又一罪证。

  (注:图二为本文作者在太湖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占卓夫、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启东陪同下,参观考察馆藏1942年在太湖县被击落的侵华日军大将冢田攻所乘军机残骸)

  甘陵及时递情报 蒋与傅突袭延安计落空

  1948年5月,毛泽东及党中央领导机关由陕北延安迁移至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随着解放战争形势迅速的发展,以及东北解放战场重镇锦州、长春的解放,华东和中原战场大部分地区已解放。

  面对东北战场的接连失利,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致使军心动摇,心急如焚的蒋介石,多次飞到北平(今北京)与傅作义进行密谋。蒋介石与傅作义判断认为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在冀中一带,兵力部署放在各大战场,冀中兵力空虚。为此,俩人密谋定下了一个所谓的“穿心战术”,蒋介石出动一部分“中央军”步兵,傅作义出动一支骑兵,准备突袭西北坡,彻底摧毁我党最高指挥系统。为掩人耳目,对外放烟雾弹称出兵增援阎锡山。

  蒋介石与傳作义共商绝密计划后,立即为突袭做准备,进行军队调动,原以为此计划会天衣无缝,谁料被潜伏在华北“剿总”参谋处的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甘陵(又名甘兴元,太湖县江塘乡人)情报小组察觉,中共地下情报人员无时不刻地在暗中紧盯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当情报小组敏锐地察觉到蒋介石来北平后,傅作义军队的骑兵部队动静不断,甘陵分析敌军将有大动作。立即与情报小组同志们在观察中采取行动,很快从傅作义华北“”剿总”参谋处的测绘图中,分析判断出敌人行动的目标点在石家庄、阜平一带。

  为了迫切获取敌人详细的作战计划。甘陵将情报组人员进行了详细分工,正当大家苦思对策寻找准确情报突破口时,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因傅作义发布的作战命令均由华北“剿总”用密码传递,具体操做人员是傅作义身边的几名亲信人员。而一位亲信人员误将发给94军关于偷袭石家庄、阜平、平山等地的作战命令,交由打入华北“剿总”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抄写时。该名中共地下情报人员立即将这一重要情报报告给负责人甘陵。

  甘陵接到蒋、傅制定的重兵偷袭西柏坡情报时,一看内容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十分焦急,烦恼的是敌人封城很严,想在最快时间内将情报送出城去太难。想用情报小组秘密电台发报更不行,虽然身在敌营,电台便在身边,但因敌人对内部每部电台都进行监控管理,致使不能冒然用电台发报。甘陵经过苦苦思索,他猛然想到把情报内容整理后进行密写,然后缝在一件内衣里,找到我党在北平城的另一处地下情报站,吩咐地下交通员火速将情报送出北平城。

  送情报的两名地下交通员接任务后,一路上是费尽了周折才赶到解放区,通过解放区军方立刻将情报具体内容报告给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

  而此时的党中央西柏坡实际上是在上演“空城记”,为了集中兵为歼灭敌人,毛泽东和朱德把所有军队调往了前线,甚至连中央警卫团都被派上了前线。此时留守防卫西柏坡的只有一个警卫连及地方武装约1000人。而蒋介石与傅作义调集的10余万机械化装备部队正在向保定集结,此时若调回大批人马防御敌人偷袭西柏坡,不仅时间赶不上,而且会打乱解放整个华北的对敌作战计划。

  就在西柏坡危在旦夕之际,毛泽东处变不惊,他与党中央一面做好撤退准备,一面为防万一,急命华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快速赶向保定,第三纵队赶往望都,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快速向冀东进发,对北平城形成威胁,以此迫使傅作义部队撒军往回赶。同时将中央警卫团调回西柏坡。最关键的是,毛泽东利用当时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及时播发消息《蒋傅匪军妄图偷袭石家庄》。

  为了防备难以预料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毛泽东又根据甘陵及其他渠道传送的蒋、傅联军的各种动向,又通过新华广播电台发表了《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紧急动员一切力量迎击匪军进扰》的广播电讯。并表明我军了解敌军偷袭计划详情,已做好准备,痛击来犯之敌。随后,毛泽东又写了一篇新华社评论电讯,嘲讽敌人是秋后蚂蚱崩跳不了几天,不仅偷袭不了石家庄,会还很快丢了北平城……

  毛泽东及时发表的三则电讯不仅使蒋介石和傅作义听到后大为震惊。派出的偷袭部队也被毛泽东的“攻心战术”吓破胆,一时间士气不振,加之我军民沿途袭击,不断阻挠,使偷袭部队寸步难行,傅作义被迫只得取消偷袭西柏坡的做战计划,将派出的部队撤回北平城。

  由于敌军被毛泽东发表的三篇电讯打乱了偷袭计划,停步不前,为我军增援部队陆续回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回援的先头部队还抢夺战机对傅作义的偷袭部队沿途进行了伏击,使敌军损兵折将3700余人和损失大批战略物资。

  甘陵情报小组及时提供的准确情报,使党中央毛泽东立即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化险为夷,这又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注:图三为本文作者在太湖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占卓夫、江塘乡党委、白云村党总支干部陪同下,参观考察甘陵事迹陈列馆)

编辑:周浩宇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