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53小学喜迎七一传统文化工坊展示活动
中国晨报(记者 李琬玉)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三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多年来,在学校“向上”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弘扬研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艺术的浸润,凝心铸魂。“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人”是学校始终坚持的办学思路。
据了解,多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之路上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自治区美育特色校”“乌鲁木齐市书法特色校”。目前学校已成功申报市级“锦灰堆”非遗传承校。并通过学校少年宫活动,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开发出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文创项目,并与社区文化展馆、乌鲁木齐新华书店、乌鲁木齐美术馆、自治区文化馆等开展馆校结合活动。创设平台,弘扬传统艺术,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杨文慧表示:五十三小学自2019年起申报成为“乌鲁木齐市书法特色校”,学校以“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为学校的办学思路。依托书法特色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教育培根铸魂。多年来在书法教育的道路上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近年来我们感受到书法教育走入了一个瓶颈。开始思考如何在书法特色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出更多新时代儿童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项目,于是我们依托学校少年宫,借助周边资源和社会力量,开设了十多项传统文化文创项目,以传统文化工坊的形式培养了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孩子。为了弘扬传统艺术,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将传统教育场所从学校移到了社区,从社区移向了社会。希望在五十三小学的影响和带动下,让更多的家长和市民朋友们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父亲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文创展示体验活动,将“父爱如山”的传统文化意象融入实践活动,弘扬父爱精神、传承家庭美德。爸爸们带着孩子到活动现场,以亲子合作的方式,免费体验传统艺术品的制作乐趣,同时孩子们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艺术品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和感恩。
编辑: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