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博览

陈圣文│小江豚自述(快板)

2024-12-27 14:26:39 来源: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作者:陈圣文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快板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节奏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说唱艺术,快板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以其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特点,成为连接古今、沟通雅俗的文化桥梁。

  打竹板,报家门,我是一只小江豚。

  (白)我来自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和美乡村”培文村的安庆市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也叫安庆市西江长江江豚救护中心。这是国家农业部给定的地名,咱说快板的也不能为了合辙押韵随意改动。

  我们喜欢独自游,有时三五也成群。水中上游又下窜,跳跃喷水常翻滚。跃出水面半米高,潜入江底激流中。发出声音有两种,定位高频似羊叫,探测低频如鸟鸣。捕食追逐鱼四散,鸟类盘旋抢不停。形成江上一美景,乐坏多少摄影人。大风将起气压低,顶风呼吸头抬起,渔民称之为“拜风”。

  有诗为证这样云: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水中结队江豚跃,逆顶波涛破浪心。见此景观应有备,大风不久要来临。江豚跃浪亮晶晶,远古游来淡水鲸,物种濒危须保护,它和人类是良朋。

  我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洲种,洞庭鄱阳水中生。秋冬顺流到沿海,春夏逆游内湖中。在地球上已生存,两千五百万秋冬。长江生态“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是别称。为何一级来保护,为何是濒危物种?各位诺想弄分明,听我痛心诉苦衷。长江水系几十年,生态恶化真可狠。挖沙作业毁环境,机动旋桨搅肉身。水质污染无食物,水利工程阻前行。悬挂网,迷魂阵,电瓶捕,缠身绳。滚刀钩,鱼儿净,落水炸,出门轰!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要了江豚命,弄得无处可安身。食难找,亲难寻,不敢游,不敢动。亲人个个死离去,落得孤身一个人,饿得有气又无力,能活下来算万幸!

  (白)资料显示,2006年长江流域,尚有江豚1800头,但2012年科考显示,全流域仅存1045头,按此推算,未来5至10年,江豚将从长江干流消失,保护长江江豚已进入最后的5年机遇期。

  五年机遇牢抓紧,全国上下齐行动。这边成立联防队,那边派出巡逻艇。各地组织自愿者,日夜守护忙不停。大中小学也加入,保护江豚齐行动。实施禁渔制度紧,鱼类增殖放苗种。两岸绿化日日新,植被修复紧后跟。拆泊位,退岸线,排江污口严把控。野生鱼类得恢复,自然生态已苏醒。一连出击组合拳,安庆江豚数量增!

  我受伤搁浅江心洲,渔业局,来解救,把我送到救护中心。建档案,装定位,一日几餐喂得勤。个人医生勤查看,日夜守护小江豚。身体痊愈得安养,游窜自如嬉水中。此地已有江豚二十五只个个向往重回长江中,像祖先一样繁衍生息,秋冬顺游到沿海,春夏逆回内湖中。游客来此必打卡,不见江豚不走人。有人提议围江豚,出售门票创收成,培文村民都反对,江豚不能受打惊。我来做个小设想:诺把游人装笼中,沉入江中慢慢等,等到江豚来看人。是江豚过来看人,还是人在看江豚?江豚和人是良朋,只要互相不打搅,谁看谁都不要紧。

编辑:周浩宇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